首页 资讯动态 详情
【STTT】CAR-T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挑战和解决策略
来源:梅斯医学 发布日期:2025-11-04 00:00:00 访问量:2

【STTT】CAR-T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挑战和解决策略

发布时间: 2025-11-04 来源: 梅斯医学

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创新的免疫治疗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改造患者自身的T细胞,使其表达嵌合抗原受体(CAR),从而特异性地识别并攻击癌细胞。现代的 CAR-T 细胞疗法是数十年来免疫学和基因工程领域开创性研究的结晶。

0.jpg

CAR结构包括CAR(嵌合抗原受体)由胞外抗原识别区(scFv)、铰链区、跨膜区和胞内信号区(如CD3ζ,共刺激域CD28/4-1BB等)组成,已经历了五代发展:第1代仅含CD3ζ信号,活性有限;第2代加入CD28或4-1BB共刺激域,显著增强持久性与疗效(目前所有获批产品均为第2代)。第3代整合多个共刺激域;第4代(TRUCKs)可分泌细胞因子,改造肿瘤微环境;第5代整合IL-2R等信号,增强记忆T细胞形成及系统免疫激活。

1.jpg

CAR-T治疗AML的挑战

CAR-T细胞疗法在治疗复发/难治性B细胞恶性肿瘤和多发性骨髓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成功,但尚未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获得批准,原因在于存在的较大挑战:i)疾病的克隆异质性;ii)高度免疫抑制的骨髓(BM)微环境;iii)缺乏肿瘤特异性靶抗原。

AML的高度异质性

  • AML在分子、细胞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上具有高度异质性,存在多种亚型(如ELN 2022分类中的14个组别)。

  • 白血病干细胞(LSCs)的存在和克隆演化导致疾病复发和治疗难治。

  • 不同基因突变(如FLT3、NPM1、TP53、IDH1/2等)影响疾病行为和药物敏感性。

免疫抑制性骨髓微环境

AML微环境中存在多种免疫抑制机制:

  • 代谢产物:乳酸、腺苷、犬尿氨酸等抑制T细胞功能。

  • 免疫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s)、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M2型巨噬细胞等。

  • 免疫检查点:PD-1、TIM-3、LAG-3等高表达,导致T细胞耗竭。

  • 血管重塑与缺氧:影响T细胞迁移和功能。

缺乏理想的靶抗原

理想靶点应满足:

  • 高表达于AML原始细胞和LSCs;

  • 不在正常造血干细胞(HSCs)或重要组织表达;

  • 避免“on-target/off-tumor”毒性。

目前尚无完美靶点,常见靶点包括:

  • CD123(IL-3Rα):高表达于AML,但存在内皮毒性和骨髓抑制风险。

  • CD33:广泛表达,但可能与肝窦阻塞综合征相关。

  • CLI-1(CLEC12A):表达限于髓系,安全性较好。

  • 其他:NKG2D、CD7、CD38、CD44v6、CD70、FLT3等。

2.jpg

当前临床研究进展

  1. CD123-CAR-T

  • UniCAR-T-CD123(德国):可快速开关的CAR-T系统,初步结果显示53%的客观缓解率(ORR),安全性可控。

  • UCART123(美国):通用型CAR-T,因严重CRS和肺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一度暂停,后调整方案后重启。

  • CATCHAML试验:用于儿童R/R AML,作为移植前的桥接治疗。

2. CD33-CAR-T

  • CD33CART(NCT03971799):在儿童和年轻成人中显示良好反应,部分患者达到完全缓解。

  • PRGN-3006(UltraCAR-T):非病毒Sleeping Beauty(睡美人)系统,含膜结合IL-15,增强体内扩增。

  • BE-CAR33:基于基因编辑的通用型CAR-T,避免GvHD和排斥。

3.  CLI-1-CAR-T

  • 在R/R AML中显示出良好安全性和初步疗效。

  • CB-012平台:使用Cas12a基因编辑技术,增强抗肿瘤活性。

4.  其他靶点

  • CD38:在移植后复发患者中显示出66.7%的ORR。

  • CD7:需克服T细胞自相残杀问题,已有成功临床案例。

  • NKG2D:因缺乏共刺激域和配体异质性,疗效有限。

3.jpg

4.jpg

未来发展方向

  1. 制造工艺优化

  • 使用通用型CAR-T(UCART) 或供体来源CAR-T,缩短制备时间。

  • 优化清淋方案,联合去甲基化药物(如阿扎胞苷)增强抗原表达。

5.jpg

2. 应对抗原异质性

  • 双靶点CAR-T(如CD123/CD33、CLI1/CD33)或串联CAR。

  • 逻辑门控CAR(如“AND”、“OR”、“NOT”门)提高特异性。

  • 表位编辑:通过CRISPR编辑HSCs,使其对CAR-T不敏感,减少骨髓毒性。

555.jpg

6.jpg

3. 新型抗原开发

  • FRβ(叶酸受体β)、WT1、LLLRB4、CD84、Siglec-6、TIM-3等。

  • 结构表面组学:识别AML特异性蛋白构象,如整合素β2。

7.jpg

4. 联合策略与微环境调控

  • 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抗PD-1、抗TIM-3)。

  • 代谢调节剂(如PRODH2、IDO1抑制剂)增强CAR-T功能。

  • 细胞因子工程(如IL-15、IL-18)增强CAR-T持久性。

  • γδ T细胞:具有抗肿瘤活性且不易引起GvHD。

8.jpg

5. 新型平台技术

  • STAb(分泌型T细胞接合抗体):CAR-T分泌双特异性抗体,激活旁观者T细胞。

  • TRUCKs:CAR-T携带细胞因子基因,改善微环境。

  • 表观遗传调控:使用地西他滨等药物增强CAR-T功能和持久性。

总结

CAR-T细胞疗法在AML治疗中具有潜力,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优化靶点选择、提高CAR-T细胞的制造效率、增强其在体内的持久性和功能、以及开发新的联合疗法以克服AML的异质性和免疫抑制微环境。通过这些努力,CAR-T细胞疗法有望在AML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Zugasti, I., Espinosa-Aroca, L., Fidyt, K. et al. CAR-T cell therapy for cancer: current challeng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Sig Transduct Target Ther 10, 210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392-025-02269-w

主办单位: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承办单位:浙江省医学科技教育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