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实验室简介:
本实验室对各类慢性疼痛机制进行基础研究,并将研究结果用于指导临床医疗,而大量的临床疼痛治疗又为基础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方向与课题。目前本学科已取得科研成果十余项,而每项成果的取得不仅得益于临床需求,更是实实在在解决了临床治疗的难题。可以说,这种基础与临床的紧密结合、科研与临床的相互促进已成为本实验室的内在发展动力。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各种慢性疼痛的发生率不断攀升,也给疼痛医学带来了更大的机遇与挑战。本实验室将迎难而上,瞄准医学发展的微创化趋势,依托基础研发优势,先后在慢性疼痛及非痛性疾病的治疗上取得了等多项相对原创的微创介入技术成果,以为后期的继续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实验室不仅着眼于对疼痛医学研究,还在人才培养上下大力气。力争实现医、教、研协同全面发展。
研究成果:
一、主要科技成果获奖及专利1. 神经相关性疼痛的临床治疗新技术及其机制研究/ 2013年浙江省人民政府科技三等奖2.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胸交感阻滞技术及其在手汗症治疗中的应用/ 2014年浙江省人民政府科技三等奖(排名第一)、2014年嘉兴市人民政府科技一等奖3. 基于p38MAPK信号通路介导的P2Y12受体免疫反应在骨癌痛中的作用和机制/2015年嘉兴市人民政府科技二等奖4.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胸交感链化学切断性阻滞治疗雷诺氏症/2013年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二等奖,2013年嘉兴市科技进步二等奖5. CT定位穿刺引导器的制作及临床应用/2015年嘉兴市科技二等奖6. 一种多功能麻醉机/2015年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发明(ZL 2015 2 0007784.2)二、科研及重点学科资助项目1. 基于p38MAPK信号通路介导的脊髓P2Y12受体在骨癌痛中的作用和机制(81341035)/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第一负责人,总经费35万元,已结题) 2. MCP-1/CCR2介导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在骨癌痛中枢敏化中的作用及机制(LY16H090016)/2016年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第一负责人,总经费10万元,在研)3. CT 引导下腰交感调制术及其在下肢血管神经相关性病痛中的应用研究(2015PYA011)/2015年浙江年省医药卫生省部培育计划项目(第一负责人,总经费10万元,在研)4. 浙江省区域专病中心-浙北麻醉科专病中心/2015年浙江省卫计委区域专病中心建设项目(第一负责人,总经费200万元)三、代表性学术论文1. Antiallodynic Effects of Propentofylline Elicited by Interrupting Spinal Glial Function in a Rat Model of Bone Cancer Pai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Research, 2011, 89(11):1877-1886(IF 2.958)2. Glial activation in the periaqueductal gray promotes descending facilitation of neuropathic pain through the p38 MAPK signaling pathway .J Neurosci Res. 2015, 94(1):50-613. CT-guided percutaneous infrazygomatic radiofrequency neurolysis though foramen rotundum to treat V2 trigeminal neuralgia.Pain Medicine, 2014, 12:1418-14284. False esophageal hiatus hernia caused by a foreignbody: A fatal event.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4, 20(39):14510-14514,通讯作者.┉1385. Cancer-induced bone pain sequentially activates the ERK/MAPK pathway in different cell types in the rat spinal cord. MOLECULAR PAIN,2011,7(11):48-59,6. 下丘脑弓状核小胶质细胞活化在大鼠外周炎症性疼痛中的作用.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5.7(33) :1621-16237. CT引导下胸、腰交感神经联合阻滞技术治疗手、足多汗症.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5,14(10):1055-10588.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加巴喷丁对老年PHN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中华医学杂志, 2015.95(28) :2319-23219. 弓状核含2B亚基的NMDA受体在大鼠炎性痛形成中的作用.中华麻醉学杂志,2015.35(9):1075-107810. CT引导下胸交感神经调制治疗腋下多汗症.中华全科学,2014.12(11) :1718-1720 11. P2Y12受体对骨癌痛大鼠及其脊髓炎症因子表达的调节. 中华医学杂志, 2014.94(32) :2531-2534
合作需求:
1.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2.以急性疼痛治疗为基础,以慢性疼痛与非痛性疾病的治疗为重点,以微创介入治疗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