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力防脱止血夹)
腹腔镜手术需要止血夹来夹闭血管等其它管道结构,现阶段所用的止血夹存在滑脱风险,一旦滑脱,患者就有生命危险,在使用15年的过程中偶有零星出现,但代价较大。如何加强夹子的防滑脱性能,最大程度提高安全性是永恒的课题;另外如何实现止血夹的可降解化,减少异物体内留存也是一道难题。《强力防脱止血夹》将现有止血夹进行改进,即把夹子的外支做镂空处理,改造后的止血夹有很好的防滑脱功能,很大程度提高了现有止血夹的夹闭能力,最大程度提高手术安全性。该结构因为可以提高夹持力,故可以弥补可降解材料的力量的不足,使止血夹走向可降解时代成为更加可能。
此次转化,是继可降解球形人工膀胱、可降解管状人工输尿管转化后的又一成功案例。科技创新的“硬骨头”就在于成果转化。一方面是科研人员手拿研究成果却“走不出”实验室,另一方面是企业手拿需求却“找不到”科研资源,这都导致了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率极低的尴尬局面。目前浙江省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思考如何将现有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临床需求相结合,进而实现转化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实现科研成果的“定制化”转化,不仅大大提高了转化效率,也将科研成果的应用从“最后一公里”做到了“领先一公里”,医院也将以此为契机,立足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紧紧结合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依托中国(浙江)卫生健康科技研发与转化平台,打开医院成果转化的新局面。
发明人简介:
张大宏,浙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泌尿外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政协委员、美国外科学院院士(FACS)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医用机器人协会常务委员,浙江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美国泌尿外科学会国际会员,国际泌尿外科学会会员。以泌尿外科微创技术为特长,尤其以腹腔镜手术作为主要研究方向。是我国经腹腔路径手术的主要开拓者。对泌尿系肿瘤和重建技术有较多创新,在保留肾脏的肾肿瘤切除手术,保留神经的前列腺癌根治手术和膀胱癌根治手术及原位重建技术走在全国前列。近年来主攻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泌尿系统肿瘤取得显著成效。目前所在团队已完成腹腔镜手术13000余台,机器人手术2000台。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手术专著二册,发表SCI及中华级论文50余篇,其中SCI文章20余篇。腹腔镜及其他微创技术推广达100余家省内外医院,曾在北京301医院,北大人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上海仁济医院、长海、长征医院,上海瑞金医院、武汉协和医院等大医院手术演示和学术交流。带领团队以亚学科中心化管理模式,使泌尿外科得到快速发展,五年内,科室床位突破130张,年手术量达6000余台,业务量已达到1.5亿。荣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